
【导语】中介刷屏“腰斩价”,楼市狂欢还是套路?
春节后,福州楼市掀起“特价房”风暴,中介朋友圈频现“单价直降2万”“金山豪宅4折甩卖”等吸睛文案。其中,大东海天樾以“4.3万降至2万+”的噱头成为话题焦点。是真“割肉清仓”,还是营销话术?本文结合实地探访与数据对比,揭开降价背后的真相。
【背景】高价拿地遇冷,去化率仅5%的“沉睡盘”
大东海天樾位于金山核心区,2021年2月以楼面价2.29万/㎡+配建竞得地块,定位中高端改善。项目2022年7月开盘,推出100套房源,主打150-205㎡大平层,但两年半仅网签5套,去化率低至5%,成为金山板块“滞销典型”。
滞销原因分析:
定价虚高:开盘均价3.3万/㎡(毛坯),远超同期竞品(如建发玺云精装3.3万/㎡);
社区短板:仅2栋楼、100户,无规模社区配套,居住体验受限;
房企口碑:大东海品质口碑弱于建发、国贸等头部房企,改善客群信任度不足。
【真相】“腰斩价”实为备案价8.4折,中介话术藏猫腻
中介宣称“单价4.3万降至2万+”,实为混淆概念:
“原价4.3万”从何而来?
项目备案价最高仅3.8万/㎡(以大户型为例),所谓“4.3万”实为房企早期宣传的“预期售价”,从未实际成交。“特价房”真实折扣:
以1号楼901房源为例,备案价646万(单价3.2万/㎡),现特价551万(单价2.68万/㎡),实为备案价8.4折,与市场主流优惠持平,并无“腰斩”级让利。楼层差异:中介主打“2万+”多为低楼层房源,中高楼层实际售价仍在2.7-3万/㎡区间。
【对比】金山核心区竞品PK,性价比孰高孰低?
结论:
价格优势有限:天樾毛坯价与竞品精装价差距仅10%-15%,实际性价比不突出;
社区硬伤明显:微型社区缺乏公共空间,难以匹配改善客群对“高端盘”的期待。
【风险提示】“现房诱惑”背后,三大隐忧需警惕
流通性风险:金山未来供应扎堆(如建总流花溪、待拍地块),大平层竞争加剧,天樾小社区或成“二手滞销品”;
品质存疑:大东海旗下项目屡遭维权(如桂语映月外立面降标),天樾能否兑现“豪宅”承诺?
溢价透支:即便降价后,2.7万/㎡单价仍高于金山二手次新(如融信白宫挂牌2.3-2.5万/㎡),投资属性弱。

流通性风险:金山未来供应扎堆(如建总流花溪、待拍地块),大平层竞争加剧,天樾小社区或成“二手滞销品”;
品质存疑:大东海旗下项目屡遭维权(如桂语映月外立面降标),天樾能否兑现“豪宅”承诺?
溢价透支:即便降价后,2.7万/㎡单价仍高于金山二手次新(如融信白宫挂牌2.3-2.5万/㎡),投资属性弱。
【结语】楼市没有“神话”,只有真实的价值逻辑
大东海天樾的“降价狂欢”,本质是滞销盘借助中介话术的最后一搏。对购房者而言,与其追逐“骨折价”噱头,不如回归地段、品质、流通性三大核心指标。毕竟,房子不是快消品,降价背后往往藏着更深的代价。
感兴趣的朋友可拨打售楼部电话详细了解,现在拨打电话预约看房还能享受有房子专属优惠,一站式买房舒适体验!
更多买房优惠/资讯关注有房子房产网,持续更新中!